要寫一篇楓塵後記,其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,以下分成幾個段落來討論~
(一) 為何想創作長篇小說 ?
大三時有個課程叫做小說選,當時老師出了小說作業,不論題材,只要五千個字以上即可交卷,因此有了必須創作的理由。其實這篇小說的初始創意,來自於一個電玩 " 刻命館 ",這個遊戲是敘述一個被處決的年輕人,在送上火刑台時為人所救,救他的人是個藍皮膚的魔女,自稱為魔神使徒要幫他復仇,也同樣是用陷阱殺人的劇情,在當時算是掀起了風潮,不過風潮並沒有創下佳績,反而讓這個公司在幾年後不堪虧損而倒閉,被另外一個遊戲大廠所收購,再沒有出現過任何電玩續作。一個很好的故事骨架,卻沒有相襯的靈魂血肉,這是當初我覺得可惜想要代寫楓塵的原因,加上我看過金庸全集,對於他總是能以正史搭配劇情的寫法深深著迷,於是乎替這部小說加上了一個歐洲故事的背景。
有鑑於歐洲史大家多少讀過,要在史實外帶出浪漫傳奇非常不易,最終我找上了歐洲的黑暗時代來當作歷史背景,因為莊園制的獨立,不會侷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,加上陷阱什麼的本來就是屬於歐洲的東西(不然要寫滿清十大酷刑嗎?),於是乎就這麼帶出了龐大的故事架構。
(二) 創作的過程?
一開始為了交作業而已,也沒多大心力寫得盡善盡美,所以當初楓塵初版只有十五話,與現在三十五話的楓塵(一)相差了二十話之多。後來會加入完整架構的原因,是啟蒙於當兵時期,因為本人在部隊有多次投稿軍中報紙成功的案例,才到台南歸仁受訓立刻被營長召見,他說學生營從成立以來從未有人投稿上報,希望我能幫忙寫篇文章,還問我知不知道新聞稿怎麼寫? 其實有看過報紙都知道,新聞稿的邏輯就是先寫出整篇文章的摘要,這個要放在第一段,接著再詳細敘述事件始末,對我來說應該不會太難,於是乎我打破了該部隊的紀錄,這一篇文章上了忠誠報的彩頁,得到了營長賜與的一天榮譽假。
沒多久營長再度召見我,提到近期軍中所辦的比賽 " 國軍文藝金像獎 " ,希望我能再度參加,於是乎我用了四個小時的時間,寫出大家看到的楓塵新詩,直接交給了營長處理。其他兩位一起參與活動的同僚,看到楓塵新詩後都覺得我必定是第一名,當然那時候我也認為有此機率,沒想到幾個月宣布得獎名單時,楓塵新詩連個佳作都沒有,真讓我失望到底。我安慰自己是因為文章風格不符合軍人氣概,並不是寫得不好,應該要彰顯它的精神才對,而我有什麼地方可以彰顯它的精神呢? 當然就是跟小說做個結合啊 ! 於是乎將新詩拆為五段,放在文章裡面加強論述,替劇中人物的情感加分。
春天 : 洛克形容伊莎; 夏天 : 洛克與伊莎一同彈琴的畫面; 秋天 : 形容索菲亞槁木死灰的心情。 冬天 : 形容索菲亞逝去後的心情; 結尾 : 加強洛克一無所有的感慨。
這幾段下的位置非常好,有起承轉合的功效,相信看過的人都知道,搭配書中情境是多麼有畫面了...(感傷)
(三) 原始的創作篇章?
一開始的十五話,沒有爭奪莊園的計謀,沒有希爾瑪兄弟的亂入,沒有吉蓮史諾普的愛情故事,也沒有通風報信的達坦,這些情節都完全沒有。原始版本第六話就是地獄的使者,洛克進入魔館後到第九話就決戰獨眼龍索提斯,等於是在三話過程中就突飛猛進變成高手,事後自己看了都覺得突兀啊 ! 而且伊莎跟洛克的愛情敘述太短,怎麼看都覺得最後的深情有些勉強,所以上面加入了所有入侵者的情節,都是為了彰顯兩人日久生情的橋段,眼尖的人可以發現,其實後面加入的篇章文字明顯變得較多(原始的十五話字數都比較少),但我相信因為有這二十話的敘述,楓塵的故事完整了,畫面可以藉由文字呈現在大家的心理,而且伊莎與洛克的愛也不再唐突,這樣的改變確實有其價值。
(四) 楓塵小說的考據 ?
因為攸關歐洲歷史,考據的部分不能少,而且考慮不是只有歷史考據,連風俗習慣這些都得列入,加深了創作的難度。以下提供我自己買的書給大家參考,叔叔有練過所以看了只是愛睏沒睡著,但各位看這些書應該可以不用吃芝麻明E便能入睡,僅提供給大家參考 :
1) 三民書局 -- 關於羅馬人的二十個問題 (塩野七生著)
2) 世潮出版社 -- 凱旋瞬間,古羅馬文明讚嘆(張屏著)
文章中只要有提到專有名詞的,都是有考據過的喔~ 大家如果發現好玩有趣的歷史故事,不妨自己在網路上搜尋一下,一定都可以找到線索。這兩本書上沒有提到的資料,我都是到市立圖書館找的,這麼用心,只是為了讓大家看書的時候避免吸收到錯誤知識,用心良苦啊哈哈。
(五) 有關楓塵人物的命名 ?
席斯恩 -- 不知道為什麼,就是喜歡S開頭的英文名字,席斯恩是突然跑出腦海的點子。
賽維 -- 賽維的原意指的是救世主,就跟他自己的個性一樣,覺得可以擔任救世主的角色,但最終結果顯示他根本不配。
洛克 -- 主角的名字越好記,讀者就不用耗費額外腦力,更能專注在情節的發展,想到當時我最愛的電影絕地任務(尼可拉斯凱吉主演),那英文名稱就叫做Rock,於是乎洛克便誕生了。
索菲亞 -- 索菲亞是個高尚的名字,當初我第一個印象是想到聖索菲亞大教堂,第二個印象則是想到電玩遊戲 " 刀魂 " 中的索菲亞公主,所以她就叫做索菲亞。
奧德那 -- 奧德那是採用電玩 " 太空戰士8 " 中一個角色的名字,這個名字具有英氣,很適合這個角色的設定。
奇洛馬休 -- 當時一直在想,歐洲人要取什麼名字才妥當呢 ? 而且還要夠壞才能擔任大魔王角色,於是乎我將 " 馬休 " 這個名字冠上了 " killer "的稱號,變成了奇洛馬休。
伊莎 -- 伊莉莎白是個很好的名字,但我不願意讓讀者花太多腦力去記太長的名字,於是乎只取 " 伊莎 " 這兩個字。這個名字也有其寓意,是服膺信仰之人,剛好與堅守魔神之道的伊莎不謀而合。
請期待明天的下集。